“孩子越发脾气,我越不理”,行不可以?
我家孩子原来也爱发脾气,我的处置原则是,你越发脾气我就越不给你解决,让孩子了解发脾气没用。目前他都是以商量的口气跟我说话,由于他了解发脾气只能什么都得不到。
这是让孩子体验发脾气的结果,是行为主义办法的一种。现在看来是有成效的,但这是一种压抑、对抗的办法,处置不好,不良反应不少。有些孩子个性不强,会顺从、屈服,不再哭闹,“乖乖”听话了,但心里是气愤的。
记得小时候我非常想吃菜鸟兔糖,非常期望母亲买,可母亲如何也不愿买,那时候虽然服从了,但内心也是非常愤怒的。
有些孩子则会直接反抗,哭得更凶,脾气更大了。这还会让他掌握模仿母亲处置问题的方法,变得不接纳其他人的情绪,不好商量。或者掌握这种方法:我就是不同意母亲的需要。
“我儿子小时候爱发脾气,我比较压制,后来这个问题改了不少。目前大了,有时发脾气就不可以压制了,安慰更见效。”
“孩子从小就被我压制,不允许他乱发脾气,有的事情他不好好跟我说,我就不认可,不理他。如此的结果是,目前孩子变本加厉地发脾气,可以说把小时候没发的都发出来了。”
“我的儿子虽然只有5 周岁,但事情不如愿时会发脾气,摔东西,自己摔门去了别的房间。起初我和老公都用不理他的方法,后来我发现如此根本不解决问题,并且孩子下次遇事还会发脾气。孩子生完气,等他冷静了之后,大家需要要去引导,和他一块剖析事情是什么原因和经过。其实,我发现孩子发完脾气后,一直在等待大家大人去他身边搭话,也就是说孩子也需要台阶下。譬如昨天晚上大家一家三口一块做游戏,儿子几次三番地想把游戏从头到尾独立完成,但中间老出错,父亲就提醒他了,这个时候,儿子就恼羞成怒地责怪父亲提醒他,干扰了他,让他没顺利完成。之后就生气摔门去了别的房间。我开始没理他,听见儿子在房间摔被子,嘴上还说:都怪父亲,不需要他提醒,批评父亲。3 分钟后,房间里没声音了。以前我会说,父亲是为了你好,你乱发脾气做什么?这次我想应该先理解接纳孩子的情绪,进来抱着儿子。儿子非常惊讶,问我:你做什么啊?我说,我了解你非常生气,所以抱抱你,安慰你一下啊(先接纳)。儿子受宠若惊。之后我和儿子说:父亲提醒你也是好意,为了你可以在更快时间内完成(大家做游戏有空闲限制)。所以,你也要理解父亲的好意,是否啊?我了解你想更好地表现给父母看,我也理解你啊。儿子高兴地笑了。于是我顺势说:你是否和父亲道个歉啊?儿子爽快地答应,走到父亲跟前说:父亲,我做错了。之后整个晚上都是笑声不断。有了矛盾,父母要比孩子先迈出第一步,没必要和孩子较劲。”
维尼:孩子发脾气,假如不理睬,成效怎么样不可控。而先理解接纳,再去“找问题想方法”会稳健些,不良反应也小。